当前位置: 首页 > 红安将军

将军故事
郑位三与黄麻起义
2018-10-10

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十三日,在湖北省的东北部黄安(今红安)暴发了著名的黄麻起义。黄麻起义是继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后长江地区首次发生的农民武装起义。是黄(安)麻(城)两地贯彻落实“八七会议”精神的具体实践。

黄麻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为中国革命斗争积累了宝贵而丰富的经验。起义的成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共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二是起义计划的周密部署,三是起义指挥人员的精神引领和人格影响。郑位三同志正是凭借个人的威望和在黄麻地区的人格影响,为黄麻起义的胜利乃至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形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革命战争年代,流传过这样的歌谣:董必武、郑位三,领导穷人把身翻,可见郑位三在黄安乃至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深入人心的影响。

一、黄麻起义的预演指挥

黄麻起义前的黄安(今红安),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董必武指导下,已经具备了较好的革命基础。早在一九二三年冬,董必武将黄安在武汉读书的进步学生成立了黄安工作组,派回黄安开展革命活动。一九二五年夏,为了贯彻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董必武以同样的方式,动员黄安在武汉读书的共产党员徐希烈、王文焕等,利用暑假回黄安开展农民运动。党的黄安工作组把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派到农村去做具体的组织发动工作。郑位三和共产党员曹学楷、陈定侯、戴季伦、吴焕先等被派到七里坪一带活动。这一时期的工作积累,使得郑位三在黄麻起义前的预演——九月暴动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一九二七年四月初,中共湖北省委通过湖北省政府颁布了《农民自卫军管理条例》,允许农民武装合法存在。中共黄安县委根据省委的指示,挑选了100多名优秀青年组成了农民自卫军,并举行了全县农民自卫军成立大会。

一九二七年八月底,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和省委的秋收暴动计划传达贯彻到黄安、麻城两县后,两县迅速行动。九月二十六日起,黄安紫云、七里等地区的农民在党的领导下,纷纷起来暴动,熊家咀附近的农民300余人,在共产党员程昭续的带领下,处决了程璞畈大土豪程瑞林;长冲附近的农民500余人在戴季英等人的率领下,捉拿了檀树全乡的土豪劣绅,根据罪恶大小进行处罚,并将所得款项用于打造枪支;七里坪工会负责人秦绍勤、郑行瑞率领工人纠察队发起暴动,镇压了七里坪的土豪兼商会会长李业阶。仅一个星期内,七里紫云两区农民暴动达20余处。

黄安“九月暴动”是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鼓舞下,在郑位三的直接指导下发动的。当“八七”会议精神传达后,郑位三和县委的同志为组织武装暴动进行了紧张的准备工作。各区的每一次重大的斗争行动,郑位三都亲自参加研究。在作出每一重大决策前,他要听取干部们的意见,特别注重发挥下级干部的首创精神。

“九月暴动”是黄麻起义前的一次预演,为黄麻起义在宣传发动、武装力量、作战经验等方面打下了基础,为黄麻起义拉开了序幕。

二、黄麻起义计划发起人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革命处于低潮,黄安党组织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一九二七年八月底,郑位三和陈定侯、程翰香等九人赴武汉参加国民党改组工作的同时,郑位三找到了失去联系的上级党组织,见到了湖北省委书记罗亦农。罗亦农听取了郑位三汇报黄安的工作情况并给予肯定后,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和省委关于发动秋收起义的计划。

九月中旬,郑位三和陈定侯等同志返回黄安,在七里坪文昌宫开会讨论了党的指示和“八七”会议精神,拟定了两个文件,一是传达省委关于组织武装暴动的指示;二是具体的暴动计划。紧接着“九月暴动”在黄安各区接二连三地发起,尽管暴动缺乏领导经验,没有建立革命军队,但是狠狠地打击了土豪劣绅的嚣张气焰。

十月中旬,黄安县委再次派郑位三、戴季英去武汉向省委汇报黄安“九月暴动”的情况。在汉期间,郑位三身染重病,汇报工作由戴季英一人完成。省委鉴于郑位三的身体状况,决定派王志仁接替郑位三的黄安县委书记职务,并成立了鄂东特委,统一领导黄安、麻城地区的武装斗争。

十一月十三日,声势浩大的黄麻起义爆发了,由黄安、麻城两县的农民自己组成的攻城部队,于当晚十时,浩浩荡荡向黄安县城进发。根据省委指示,麻城农民自卫军由黄安领导,黄安七里、紫云、城区、桃花、高桥、二程等区成千上万的群众积极响应,配合作战。

三、黄麻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

黄麻起义的胜利,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和豪绅地主的恐慌,急忙调集兵力疯狂反扑,刚刚解放的黄安城重陷敌手。郑位三病愈时正值黄麻起义遭受挫折,他得知情况急于想返回黄安参加革命斗争。但因敌人严密封锁,郑位三无法离开武汉,这一次阻隔竞长达三个月之久。直到一九二八年六月,郑位三得到工农革命军返回黄麻地区的消息后,长途跋涉,步行半月回到罗山县柴山保。从此,他与工农革命军的主要负责人吴光浩、吴焕先、戴克敏等同志一起,开始了创建鄂豫皖苏区和工农红军的工作。

一九二七年八月,黄麻地区处在白色恐怖中,中共黄安县委中一些动摇分子先后离开了革命,县委中只有郑位三一人坚守。在这样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他坚定地站出来,把共产党员戴克敏、吴焕先、戴季伦、陈定侯、汪奠川、程翰香等组织起来,坚持战斗。

开辟柴山保革命根据地,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郑位三通过实践和分析研究,认为柴山保地处黄安、麻城、光山交界处,群众基础好,人民群众经历过黄麻起义,接受过革命教育影响,而且非常支持革命。还有一个关键的现实情况是,这个地区的阶级矛盾尖锐,革命氛围浓厚。

郑位三在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不仅积极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革命思想的宣传,而且还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具体实际,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同时,郑位三对党的基层干部的培养教育也十分重视,办党务干部学校培训党员干部,在人才力量方面作了一定的储备和保障。

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民主革命的一项根本任务。为了指导土地革命在鄂豫皖根据地的胜利进行,一九二九年五月郑位三起草了《鄂东北特委苏维埃问题决议案》,决议案分鄂豫皖苏区政府组织法和临时政纲两部分,其中临时政纲又包括临时土地政纲。郑位三提出的关于建立苏维埃政府的这些措施和规定,为苏区政权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力地指导了苏区政权建设和发展,在发动群众的基础上建立工农民主政权。

郑位三同志为鄂东北区特委和苏维埃政权的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形成作出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为根据地二十六年坚持红旗不倒作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书目:

《黄麻起义》郭家齐著武汉大学出版社

《郑位三传记》刘光明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